株洲市渌口区检察院以刑事执行检察监督为抓手 打通强制医疗执行梗阻
发布时间:2025-11-14 19:41:06 人气:2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刘惠明 | 作者:张琦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王薇 通讯员 张琦)今年8月20日上午10时,湖南省强制医疗所收治大厅内,金属文件柜开启声打破了宁静。株洲渌口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干警将最后一份标注“强制医疗执行” 的病历资料递入档案柜。“从2022年发现问题到今天解决,整整3年,多亏检察院盯着不放。”护送民警看着刚完成登记的文书说。这场跨区域强制医疗执行工作的推进,背后是渌口区检察院以刑事执行检察监督为抓手,破解执行梗阻的实践。
“漏网名单”暴露执行困局
2022年3月,渌口区检察院开展强制医疗执行专项法律监督工作,办案干警通过查阅人员名单、病历档案等材料,将检察机关掌握的“被决定强制医疗人名单”与医疗机构在院人员名单逐人交叉比对,重点核查交付执行时限与诊疗管理情况,严防漏管失控。
“这人在2021年就被法院定了强制医疗,怎么还在神康医院?”比对中,干警突然发现异常,经进一步核查确认,特殊人员张某因执行环节 “卡壳”,已在非法定的神康医院滞留数月。“我们没专业设备,他情绪激动时只能靠保安看着。”医院护士长的话道出实际困境。更关键的是,张某的特殊状况给周边社区公共安全埋下了潜在风险。“既耽误救治,又有安全风险,必须马上推动解决。” 检察院当即启动监督程序,着手破解这一民生痛点。
多轮协调破除相关堵点
返回检察院后,办案干警整理材料形成监督卷宗,制作《纠正违法通知书》。随后赴株洲市公安局渌口区分局,要求其履行强制医疗交付执行职责。
“并非不执行,转院费用无法解决。” 沟通中发现,张某转至法定强制医疗所需涉及护送警力、设备运输、诊疗保障等费用来源与拨付流程未明确,导致执行工作停滞。对此,区检察院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今年4月再次向公安机关发出《工作提示函》。经多轮协调,专项经费最终得到解决,为执行工作扫清了最后障碍。“3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不仅能让张某获得合法的医疗环境,也对周边居民的安全有了交代。”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何莎表示。
全程监督确保依法合规
8月20日早上7时,在神康医院门口,警车与医疗转运车就位。检察干警提前半小时到场,逐项检查护送民警的执法记录仪调试情况、转运车急救设备的完好性,以及张某的病历复印件与相关法律文书的完整性。
早上8时,转运车驶离。途中,检察官通过执法记录仪实时了解车内情况,每20分钟与民警沟通一次,确认张某状态平稳。9时30分,转运车抵达省强制医疗所。在检察干警全程监督下,张某依次完成身份核验、身体检查、病历交接,所有环节均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10时,收治专员在《强制医疗执行交接登记表》签字盖章,案件 案结事了。“终于能接受专业的治疗,我们也安心了。”张某家属在电话中说。
“强制医疗执行监督从来不是独角戏,需检察机关、法院、公安等多部门协同发力。”渌口区检察院检察长赵铮表示,正如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强调的,交付是执行的入口,是强制医疗程序的源头,入口顺畅才能保证整个程序顺利完成。
截至今年8月,渌口区检察院已通过精准监督纠正两起强制医疗执行不当案件,推动 1名被决定强制医疗对象依法转入法定医疗机构。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