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法院:交叉执行巧破小案“执行难
发布时间:2025-11-17 20:08:51 人气:13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周玉意 | 作者: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陈庭芳)近日,中方法院通过跨区域“交叉执行”机制,成功执结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该案虽标的额小,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中方法院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巧妙化解执行僵局,最终使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得以实现,彰显了司法的权威与温度。
2021年,申请执行人夏某与被执行人肖某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达成调解协议,约定肖某分期向夏某支付赔偿款3000元。然而,调解书生效后,肖某未按约定履行义务,夏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执行过程中,因未查控到足额财产,执行程序陷入僵局,前执行法院于2021年8月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为切实破解执行难题,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上级法院根据相关规定,启动“交叉执行”机制,指定由中方法院负责该案的后续执行工作。
中方法院于2024年11月20日立案后,承办法官并未简单沿用原有查控路径,而是积极开辟新思路,主动出击,通过多方查寻最终与被执行人肖某取得联系。经深入沟通,法官了解到被执行人家庭确实存在困难,若采取常规的强制措施,虽简单直接,但可能使其家庭生活陷入更大困境,反而不利于“案结事了”。
面对两难局面,中方法院坚持“小案不小办”的原则,着力寻求案件处理的最大公约数。执行法官通过多次组织双方沟通协商,耐心释法明理,引导互谅互让。最终,在法院主持下,双方达成可行和解方案:法院冻结被执行人名下的一张银行卡,要求其每月定期存入500元用于履行债务,同时解除对其微信钱包及其他银行卡的冻结,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与正常社交往来。

该柔性执行方案得到了双方的认可与配合,被执行人开始按约定逐月存款。本月,3000元赔偿款已全部扣划到位并发放至申请执行人手中。至此,这起一度陷入僵局的“小案件”得以圆满执结。
本案是中方县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生动实践。面对执行困境,法院通过“交叉执行”机制为执行案件注入新动力,并针对案件具体情况精准施策,以灵活且富有人情味的执行方式,既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也将执行对被执行人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营造公平、守信的社会环境贡献了法院力量。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