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一中:凝心聚力抓管理 立德树人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11-18 19:23:28 人气:2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姜红玉 | 作者:黄小川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黄小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教育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石,绥宁县一中正在时代的潮流中稳步推进,蒸蒸日上。
近年来,绥宁一中秉承着“辛勤耕耘育桃李,实干担当促教育,锐意改革谱新篇”的宗旨,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教育领域全面发力。该校通过“招商引智”引进了湖南师范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改革,以此提升教育质量;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设施改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该局注重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为全校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服务;通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多方面举措协同推进,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绥宁一中的教育事业正在呈现出蓬勃发展、繁荣昌盛的良好态势,宛如一颗璀璨的教育新星正冉冉升起,书写着教育崛起的精彩篇章。
师资力量不断强化,教育资源继续优化。师资是教育第一资源,只有建设一流的师资,才能办好一流的教育。绥宁一中深知优秀教师队伍对教育质量的关键作用,采取多种方式补充优秀教师师资力量,2022年补充教师38人;2023年新进教师20人,招聘紧缺教师20人,2024年新进教师27人,充实教师队伍,实现靶向引才。
聚才引智“生态圈”招贤纳士“千里马”。近年来,绥宁一中出台“教育人才新政”,将用人单位教育需求与人才发展需求有效衔接,打造聚才引智“生态圈”,让“千里马”在绥宁安营扎寨、生根发芽。
“凤非梧桐不栖”。早在2022年,绥宁一中发布“史上最大力度、最高标准”的“人才新政”,释放出强烈的爱才惜才信息,引进顶尖教育人才,该局采取高额补贴等政策招贤纳师,展现了“广聚天下英才”的魄力、“好贤而能任”的诚意;就职于绥宁一中的优秀教师杨秀妹,深深感动于该校对人才的“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如今她在绥宁一中安心工作、全力以赴,一门心思都放在班级管理上了;“在这里我总感觉被校领导重视、呵护和关照,工作和生活上没有一点后顾之忧”,杨秀妹老师满意说道。
绥宁一中盯紧教师人才生活的“关键小事”,全心全意当好“店小二”,该局实行专班、专员、专窗“一对一”联系,为人才提供点对点“管家式服务”,帮助解决外来教师入编、家属就业、小孩就学难等“后路、后代、后院”等实际问题。
2024年1月20日,北京宸星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石头计划”项目负责人李海飚带领清华大学行健书院、美术学院的12名优秀学子来到绥宁一中传经送宝。党总支书记邹建新、校长蒙永春分别主持专题讲座和座谈交流活动。
绥宁一中还积极与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湖南师范大学发挥自身优势全方位帮扶绥宁一中教育,并委派大学帮扶工作组、学监等团队,为绥宁一中开展各类教学培训活动。2020年以来,绥宁一中先后组织学校管理层、教师参加培训20余次,培训教师120余人,极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另外,大学帮扶工作组老师还从独特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从背景与现状、实践案例、方法总结、分享与反思等方面阐述如何去探索和挖掘如何授之以渔,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绥宁一中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湖南师范大学能参与并投身绥宁一中扶贫支教战略,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体师生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主题实践、人才培养、乡村研究和示范建设等行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同时在绥宁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贡献清华力量。相信绥宁一中在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会有更多的优秀学子走进顶尖名校,成就精彩人生,续写一中辉煌!
绥宁一中还注重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定期对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如绥宁一中的党总支书记邹建新和纪检组组长刘华明,多年来致力于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改革创新成果,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树立起良好的学习典范而不懈努力。
绥宁一中校党总支副书记朱剑曾围绕高三备考关键环节,提出了三项工作举措,改善教学环境;一是抓实教学,精准施策:推进“学生先自主做题、教师再总结提炼”的教学模式,细化考点复习,提升备考针对性。二是德育融合,赋能成长:坚持德育与教学深度结合,为学生成长筑牢思想根基。三是营造竞争氛围,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做加时加力不加效的伪教育者,要做有情有法有时效的真教育人。
严谨笃学、锐意进取。“三十七载初心如磐三尺讲台奋楫笃行”,在教育的绵绵青山中,绥宁一中陈代寿老师不断跋涉和辛勤耕耘,为国为民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而废寝忘食、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陈代寿老师,1987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中学任教,现为绥宁一中的一名高级教师,邵阳市高中历史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31年,任教高三21届。先后荣获“邵阳市师德楷模”“邵阳市师德师风先进个人”“邵阳市优秀教师”“邵阳市历史骨干教师”“书香教师”等荣誉。1996年被邵阳市政府授予二等功,202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从业38年,陈代寿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一生的神圣事业,始终把“当一名好老师”当成自己的初心使命,作为自己毕生的职业追求,用三个“爱”贯穿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三尺讲台”上用自己的汗水和青春践行着教师的初心,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默默耕耘、甘心奉献的光辉形象,不断书写着新时代铸魂立德育新人的新篇章。
绥宁一中教师周化梅对教师这份职业特别钟爱,她说:“从教多年来,我特别热爱这份事业,因为这份工作既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服务,更是关系到千家万户,无数的个人的成长、幸福,同时教育工作也是非常神奇的工作,是由一个灵魂去推动另一个灵魂进步,所以我特别热爱这份事业。”
三尺讲台,心守一抹暖阳;四季耕耘,静待一树花开。在教育之路上,周化梅初心如磐,奋楫笃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将继续坚守初心,一如既往,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人才。同时对年轻老师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谦虚好学、踏实肯干、大胆创新、不计名利、前程似锦。他说:“年轻老师比我们更有活力、更有朝气,但我希望他们要谦虚谨慎,向老同志、向书本、向专家学习。”
周化梅老师用特殊的方式传承了民族艺术文化,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修养、完善自我、塑造人格、锻炼身体、培养高尚品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一名学生的成长,都倾注了他的满腔热血,每一名学生的成功,都带给他无尽的喜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绥宁一中现任校长蒙永春多年来扎根基层,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一颗赤诚之心,为学生传授知识、播下爱的种子,履行着一名党员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以无私的奉献和博爱之心,照亮了无数莘莘学子的心灵。在学生眼里,他就像个慈父一样仁爱谦逊且坚韧;在同事们心中,他心系教育事业,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身心健康,引导和激发学生发挥优势,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在亲人眼里,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师生树立了良好榜样。“我把自己比作一块坚韧的磐石,深深扎根于绥宁这块贫瘠的土地,化身为春天雨露,滋润着祖国的未来的花朵,为孩子们搭建起与优质资源相通的平台”。蒙校长就像一把锋利的“咏春宝剑”,冲锋在创新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他言行一致始终用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以责任、担当和仁爱为基石,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深情热爱、执着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自己完美的人生,为振兴绥宁教育事业谱写着壮丽的青春诗篇。
功夫不负有心人,杏坛匠心结硕果。在2024—2025年普通高考中,绥宁一中取得较大进步,总分600分以上的考生比往年大幅度提升,甚至有突破性进展,表明该校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在逐年稳步提高,师资力量配备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绥宁一中的崛起是县委县政府、学校、教师、家庭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共同努力的成果。
该校负责人蒙永春表示:绥宁一中还将继续弘扬教育家改革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构建高素质人民教师队伍,继承完善和培育学生发展机制,培养时代新人,锻造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坚持用教育家精神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标准纵深推进教育改革实践工作,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崇高风范,把绥宁一中建设成为“双一流”的普通高级中学,为全面推动“三个绥宁”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文化物质保障。
一审:姜红玉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